老知識新發,主要是送給灸友重溫一下艾灸常識,也有助于新灸友正確認識艾灸。
1、艾灸不能包治百!
答:希望大家還是要客觀、冷靜的看待灸療,它是可以治百病、但是,灸療不是對每種疾病都100%有效,這有一個概率的問題。比如痛經、腎虛腰疼、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達98%以上,頸椎病、腰椎病等可達70%-90%。2、純艾條和藥艾條哪種好?
答:無論純艾條還是藥艾條,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艾絨,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的。在效果上來說,純度越高的,艾灸效果會好一些。3、為什么針、藥無法治愈的病癥灸能治愈?答: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!是因為針刺是通過調動元氣來通經脈的,如果患者元氣足,以針通經脈,療效立竿見影;如果患者元氣虛,無足夠元氣可調,自然療效不佳。而元氣虛弱的人、一般胃功能吸收極差,是很難完全消化吸收藥物的,故而稱針藥所不及,只有灸法,可以不經過腸胃而直接將熱力作用于經脈以祛除寒邪,通調經脈。4、為什么艾火能壯陽氣呢?
答:艾之火是純陽之火,具有走三陰通十二經之功,灸火連續燃燒,可使艾火的純陽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經絡,又因經絡和臟腑相互聯系,能使陽氣通達五臟六腑。5、艾灸最大的特點是什么?
答:艾灸最大的特點是既能使亢進的功能得到抑制,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得到興奮而趨向正常生理的平衡狀態。
艾灸對血壓、呼吸、脈搏、心率、神經、血管都有調整作用,能使膽固醇降低,血沉沉降速率減慢。治病防病,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。
6、什么是灸感?
答:灸之要,氣至而有效。灸感是在做艾灸時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種氣的變化。
第一種是灸火循經:多表現為透熱、擴熱、傳熱三種熱感現象,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;比如灸足三里時熱氣會向下傳感到小腿。
第二種是正邪相搏:多表現為酸、麻、脹、痛、癢的灸感,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邪氣相搏斗。最常見的是風氣大的患者發癢,濕氣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氣。
第三種為開門驅邪:多表現為風、寒、涼、冷的灸感,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,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。甚至一些患者明顯感覺有一股氣從腳尖跑出去。
第四種是丹田氣足,奇經八脈暢通: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,冬天不怕冷,夏天不怕熱,等等。灸感個體差異非常大,不是每個人或者每次都有。
7、有些人灸后會疾病加重,為什么?艾灸后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,這是正邪交戰的正,F象,那么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,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范。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,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邪氣趕出,那么邪氣就先頑強抵抗。這時的正氣不足,而邪氣旺盛的時候,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。當你逐漸艾灸,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,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。
8、艾灸熱量不向遠端傳導應該咋辦?
有些人經絡閉阻,有些人感傳敏感度不高,原因很多,但是只要堅持施灸,一般都會慢慢出現熱量向遠端傳導現象,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循經感傳現象。可以采取通關過穴的方法,一點一點引導,一旦出現明顯的循經感傳,氣至病所,療效顯而易見。
9、小孩強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?
答:小孩保健灸的要穴是身柱穴,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,作用是通陽理氣、祛風退熱、清心寧志、降逆止咳,對小孩有強身保健的作用。
10、艾灸可以延緩衰老嗎?
答:可以。
《外臺秘要》說:“三里養先后天之氣,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,故稱長壽之灸!
《類經圖翼》說:“神闕行隔鹽灸,艾灸至三五百壯,不惟疾愈,亦且延年!艾灸既能壯陽補虛以治衰老之本,又能活血化瘀、溫通經脈以治衰老之標,標本同治,療效確切。通過艾灸扶助正氣、調節人體功能、抵抗和減弱各種致衰老因素對機體的影響,從而控制和延緩衰老的發生。
在選穴上多以任脈的神闕、關元、氣海,督脈的命門、大椎,膀胱經的膏肓、腎俞、志室,肢體的足三里、三陰交為主。
11、上脘、中脘、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?
答:上脘、中脘、下脘三穴同屬任脈且位置相近,處于中焦胃脘部,都能治療胃脘部病變,但是功能卻同中有異:
上脘:偏于抑沖降逆,主要治療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嘔呃諸癥,尚可寬胸利膈,治療上焦氣機不利等癥;
中脘:重在和胃理氣,在健脾和胃、益氣消積的同時,主要調理肝膽脾胃氣機不利諸癥;下脘:偏于消導通降,能將胃所受諸邪通過下傳腸腑消散,給邪以出路,所以長于治療胃腸氣機不通諸癥。
簡單說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適,有嘔吐、呃逆等癥狀的用上脘;有脹滿、積滯等癥狀的用下脘;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導致的上腹疼痛、泄瀉、便秘等癥狀用中脘。臨床可以辯證選取單穴,也可三穴同用。
12、艾灸鼻出血是什么原因?答:艾灸為什么會鼻出血,是因為營氣走經里,衛氣走經外,如果營衛不固,營氣就會溢出經外,導致出血,這和脾胃的關系最密切。你可以每穴少灸一會,慢慢加量,不要一下子刺激量太大。另外再加灸上星、印堂、迎香和合谷,用于灸治鼻出血。13、能不能一邊泡腳一邊艾灸?
答:一般不建議一邊泡腳一邊艾灸。身體得病的內因是臟腑功能出現紊亂,外因是風寒濕諸邪侵襲,一邊艾灸一邊泡腳,等于是人為地打開皮膚腠理,引邪氣侵入體內,暫時效果可能明顯,長期會引起跟多問題。艾灸和泡腳并不沖突,但是一定要分開來做。14、艾灸起水泡怎么處理?
答:灸后皮膚出現水泡,注意不要擠破,任其自然吸收。如水泡過大,可用消毒針刺破,放出液體,消一下毒,買一點紅霉素眼藥膏抹上,用紗布包敷,盡量不要碰水。古人說“灸瘡必發,祛病如把抓”,就是說艾灸發灸瘡起水泡,祛病效果才快,這種水泡是無菌的,是艾灸的正常反應。
艾灸的好處:培元固本、強腰健腎、理氣止痛、舒筋活絡、活血化瘀
15、體質熱的人是不是不能灸?答:灸具有雙向調節功能,經過經絡的傳導,來調整身體的寒熱虛實。熱癥施灸,《類經》說“因其勢而解之、散之、升之、揚之,如開起窗,如揭起被,皆謂之發”,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擴張,血流加速,腠理宣通,從而達到“火郁發之”的散熱退熱祛邪外出的目的,所稱“火有拔山之力,開門驅邪之功”。所以,大家不必害怕,我們身體的功能很神奇,正氣內生,寒熱之邪自然出矣。所以熱性之人可灸!比如,扁桃體發炎、咽喉疼痛牙痛,灸大椎,大部分患者會感覺咽喉有濕潤感,癥狀減輕。16、不知道穴位能灸嗎?
答:能,哪里不舒服灸哪里。中醫把這種方法叫阿是穴或天應穴。局部疼痛點必定是那里氣血經脈不通造成的,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經脈,調氣血,驅病邪。17、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,怎么調節施灸溫度?答: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,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,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,又能收到好的效果。也可以隔一會用自己的小指肚測試局部溫度。小孩可以觀察面部表情。18、艾灸有沒有季節的限制?
答:沒有,任何季節都可以灸。四時皆可扶陽。雖然春天樹木發芽時人體的老毛病容易復發,此時人體陽氣生發,灸時效果比較好,以及冬病夏治,三伏天灸時效果比較好,等等,都是相對而言。如果有什么毛病,早灸早好,根本沒有必要等到特定的節氣再灸。19、灸時可以配合食療嗎?
答:可以。艾灸在使用一周之內,大部分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大改善。體質虛弱的可以吃一些高質量的飲食;饸獯蟮呐菖菽_、喝小米米湯。
20、怎么防止暈灸?答:灸時如果突然出現頭暈,眼花,惡心,心慌,面色蒼白等癥狀,稱為暈灸。應該立刻停止灸,囑付患者臥床休息,開窗通風,往往數分鐘后即可自行緩解。21、怎么艾灸才能效果好?答:艾灸要想有效果,合理的配穴,正確的方法,靠譜的艾條,三者缺一不可。22、艾灸是穴位選的越多好還是重點灸好?答:不要急于求成,一次灸過多穴位,灸過長時間。調理某種疾病要嚴格按照要求去灸。日常養生灸,每次可灸2、3個穴位,一個穴位灸10-20分鐘。時間上有4種選擇:可以隔天灸或連灸2-3天停1-2天;或連灸3-5天停2-3天;切忌長期不停歇的一直灸,也不要想起來才灸一次。(如治療急性病,突發疾病則一直灸到病好為止)。23、早上空腹艾灸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嗎?
答:空腹谷氣不充之時施灸只會虛疲元氣,久而久之會使機體元陽之氣更加不足,同時也會影響脾胃之運化。施灸前后半小時之內也不能立即吃東西,這樣會阻滯經氣的運行,會越灸越嚴重。
24、施灸有順序要求嗎?
《千金方》記載:“凡灸當先陽后陰,先左后右,先上后下!边@說的是施灸的順序。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,應先灸陽經,后灸陰經;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;先灸左邊,后灸右邊。也就是先背部,后胸腹,先頭身,后四肢,依次進行。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,所以不可顛倒亂灸,如果不講次序,后灸頭面,往往有面熱、咽干、口燥的后遺癥或不舒服之感覺。即便無此反應,也應當從上往下灸,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,次序不亂,不會遺忘。25、艾灸后要封穴嗎?如何封?
答:艾灸完一個穴位一定要封穴,封好后再灸另外一個穴位。因為艾灸后穴位都處于開放狀態,經絡也處于通暢中,如果不把穴位及時封好,會造成寒氣更容易入侵,并順這經絡入侵更深,所以封穴尤為重要!每灸完一個穴位,都要進行封穴,以保證療效。
操作方法:艾灸完一個穴位后,輕輕拍打穴位周邊,然后用衣物遮住穴位,這樣就達到封穴的效果。
26、艾灸治療總原則治療原則:盛則泄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下陷則灸之,不盛不虛以經取之。凡病屬虛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。凡病實熱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。凡病在上部者,肩俞、曲池、郄門、外關、內關、合谷皆可用。凡病在下部者,環跳、陽陵泉、太沖、足三里、三陰交皆可用。預防一切傳染病,灸中脘、關元、足三里。經常灸更妙。凡病屬全身者,可取大椎、風門、身柱、腎俞、中脘、關元、足三里。27、如何調整艾灸的火力?
1、看舌苔白紅:越偏向白色,越可以用大的火力;越偏向紅色,越要減小火力,很紅的要疏通瀉火了,不易上來就艾灸。
2、看舌苔胖瘦:偏胖著,可以大灸;偏瘦者要小灸3、看舌苔有無裂紋:無裂紋,可以重灸;有裂紋要小灸,甚至棄灸。4、看舌苔濕干:偏濕滑,大灸;偏干,小灸但這幾種情況會交錯存在,比如白苔,但有裂紋。白苔易大灸,而裂紋又不能大灸,此種情況需要個人憑經驗拿捏,脈脈艾灸提醒你需時刻注意艾灸期間舌苔變化情況,從而調整火力大小。5、看大便:凡大便偏稀者,易用大火力艾灸。凡偏干者,要小火力灸。大便偏干怕熱者為熱秘,不易灸。偏干而怕冷者,為虛秘,可以灸。
6、怕冷者,大灸,怕熱者小灸,慎灸。但怕冷,而氣血虧虛嚴重,陰陽兩虛者,不易大火力灸。雖然怕熱,但濕氣重者,也可大灸。7、晚上無盜汗,可大灸,有盜汗,小灸8、氣機沉重,不愛說話,少動者,可大火力灸。心神不定,話多,多動者,往往小灸。9、背部可大灸,腹部相對要小灸,上部易小灸,下部易大灸。
28、灸后的注意事項都有什么?答:艾灸要想有好效果,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。不要覺得,反正艾灸能養生,能治病,我就可以熬夜,可以不注意飲食,可以隨便亂來了。如果有這樣的想法,艾灸真的幫不了你。灸后風寒須謹避,七情莫過慎起居;切忌生冷醇厚味,惟食素淡最適宜。艾灸時穴位打開、毛孔張開,一定要避風保暖,否則容易遭受二次風寒,有損健康。艾灸后一小時內不要喝涼水、碰冷水、洗冷水澡,這些常識很重要。有的人艾灸后吹了風,結果整整兩年不出汗,經中醫慢慢調理才好。29、哪種灸法算是重灸?
1、疤痕灸用火最小,小的如麥粒大小,火雖小,卻有拔山之力,實為最重之灸。瘢痕灸,又稱化膿灸,屬于艾炷灸之直接灸的一種。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膚,漸致化膿,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種灸法。瘢痕灸可以說是我國應用歷史最長的一種灸法
2、非疤痕直接灸:艾炷直接接觸肌膚,在燃盡前迅速易炷,一般不會灼傷肌膚、不會化膿,灸力僅次于疤痕灸。
3、隔姜灸、隔蒜灸等,灸力僅次于非疤痕直接灸。
4、懸灸,屬于溫灸范疇,火力面積比隔姜灸、疤痕灸大很多,但灸力卻不如,不過適應面更廣,更容易感知灸火和身體氣機之間的互動引導。
5、木盒之類艾灸,火力面積進一步加大,只對虛寒水濕之癥,才算的上重灸。對很多人來講,這樣的火力反而無法起到重灸的左右,好比是,用釘子釘木板很容易深入,拿一個粗的鐵棍就釘不進去了,灸法也是如此。
扶陽而留存津液,為灸之精要。小火之所以能重灸,是因為小火不會傷及津液,可以灸的時間更長更深入。有的穴位可能一次就灸到一個小時以上。但是疤痕灸適用于急難重癥,所以初學者最好不要嘗試,一則取穴不準不行,二則很多穴位禁止疤痕灸,三則不懂得處理瘡口也不行。
30、灸法也分補泄
《內經》始論灸法補瀉。在《靈樞·背腧》中就有艾灸補瀉操作方法的論述:“以火補者,毋吹其火,須自滅也;以火瀉者,疾吹其火,傳其艾,須其火滅也!憋@然,《靈樞》是以艾火燃燒速度徐疾和火力緩急來區分補瀉。《針灸大成》亦有類似稱述,“以火補者,速吹其火,開其穴也”且又將其同開合補瀉復合在一起。現代臨床對于各種邪實為患之疾,施以艾灸瀉法,用黃豆大艾炷點燃后以口吹艾火,艾火必須迅猛而強烈,每粒燃至大半,以患者感覺灼痛不可忍耐為度,隨即移去艾火,連續施灸5-8壯(壯就是一顆艾柱),灸后不按孔穴。根據臨床運用體會,認為艾條溫和灸偏于扶正而為補,而雀啄灸偏于祛邪而為瀉。